Friday, May 30, 2008

假如記憶是可以消除的

聯合報有篇文章,是在講成大基礎醫學研究所學生發現可以去除記憶的物質,如此一來對於創傷記憶的消除會有幫助。

剛好最近美國紐約時報有篇Sue Halpern的文章,正好跟台灣的這個研究相呼應,是在講怎麼樣利用真人實境的方式,來治療伊拉克戰士戰後創傷症候群的文章:Virtual Iraq。而Shrink Rap Radio也訪問了此文的作者Dr. Sue Halpern

記憶若真的可以選擇性的消除,好像也是不錯的事情,可以幫助那些曾經受過嚴重創傷的個案。不過這也讓我想到,看待記憶好壞的方式,也許不能過於絕對。這個周末看了The Diving Bell And the Butterfly(潛水鐘與蝴蝶)那部片子,靠著過去的記憶,男主角在全身不能動彈的狀況下,能仍帶著希望活下去,雖然有部分記憶是相當痛苦的。
其實仔細想想,如果沒有一些負面的經驗,也無法激勵自己往更高更遠的地方去看,甚至學習怎麼去愛,或者了解擁有的幸福。所以我認為對於負面記憶,也許不必完全排斥,尤其是受創經驗,若能更深度的去擁抱感受,也許會有不同的超越的經驗。這樣的想法還滿宗教哲學的我覺得,跟西方近代科學所倡導的藥到病除的想法有點差距。對於新科技的發明,我想我是抱著樂觀的態度的,不過我覺得也不能因此全然抹煞掉傳統對於心靈療癒的努力,以及人類的自我療癒能力。就像文章中有提到的,多了一個新發明,對於治療師來說,是多了一項工具,可是難道有了這樣的工具,就不需要治療師了嗎?這跟有了會講話的機器人,就不需要有老師一樣可笑吧。

1 comment:

Anonymous said...

看了這一篇文章,您的思考方式很不一般,人要有故事,就要有回憶,回憶裡有好有壞,如果都是好的記億,那豈不是成為一個只會快樂的活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