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anuary 30, 2008

三大自我控制療法之二:認知治療

認知治療CT的治療者,和REBT不同之處在於CT比較是以蘇格拉底式的對話方式,用比較多的開放式問句,協助當事人去檢視自己的自動化思考模式。而且CT認為告訴當事人他是非理性思考可能是有害的,因為多數人還是央信他們是按照事情的真相在思考。所以在CT裡面,會先去接納當事人的思考參考架構,然後在諮商中持續地要求當事人對其信念系統提出證據。也就是說,CT比較重視案主能夠成為自己的治療者。

CT最常被運用在憂鬱症治療裡面。Beck反對憂鬱是由內在產生的怒氣所引起的,取而代之的,他將重點放在憂鬱的負向思考內容。在憂鬱的當事人身上,他發現負向的偏見和對事件偏差的解釋。引起憂鬱的三種認知因素是:第一、當事人把失敗歸咎於自己的個人因素,而忽略掉環境的因素,第二、當事人傾向以選擇性摘要的方法,選擇負向的事件來詮釋其經驗,第三、對於未來持著悲觀的看法和憂鬱的投射。

有憂鬱傾向的人傾向為自己擬定過於嚴格、完美,且根本不可能達成的目標,因此即使工作中獲得成功的經驗,還是固執地期待下一次的失敗。他們把成功的經驗過濾掉,因為這與他們負向的自我概念不一致。Beck設計了一份憂鬱量表(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簡稱BDI),經過標準化的設計,用以評量憂鬱的程度,題目選項是根據可觀察的徵狀和憂鬱者的基本信念編製而成,包括了二十一種徵狀和態度。

在處理憂鬱病人時,治療者會用蘇格拉底式的問句問,如:去嘗試會失掉些甚麼?如果你是被要求要行動的,會覺得更糟嗎?你怎麼知道嚐試是無意義的?然後一起建議一個活動日程表,包括列出要完成工作的等級,讓當事人先完成容易的工作,這樣便可以開始行動起來,並且獲得一點成功,變得稍微樂觀一點。

大部分憂鬱症患者的主要特徵是自我批評,表面上痛恨自己,但潛藏的是虛弱、不適當,以及缺乏責任感的態度。憂鬱的另外一個特徵是,誇大外來的要求、問題和壓力,因此治療者可以請當事人將外在問題細分成可控制的單位,這樣當事人就可以比較察覺到他們誇大了這些困難的重要性。治療者可以用認知複誦(Cognitive Rehearsal)的技術,去確認和改變當事人消極的想法。

三大自我控制療法之一:理情行為治療

三大自我控制療法,就是就是Beck的認知治療(CT)、Ellis的理情行為治療(REBT)、Meichenbaum的認知行為矯治(CBT)。先從理情行為治療開始說起,如果你耐不住煩,可以跳到文章最後去看影片。

先說行為治療之父-Albert Ellis的故事吧,為了治療自己對於異性的害羞,他自己在一個植物園內,花了一個月的時間跟一百個不認識的女人說話(!)。雖然沒有因此得到任何約會,但他逐漸不再擔心受到女人拒絕。他也用同樣的方法克服對於公開演講的恐懼。

這些方法,我自己在回台灣這段期間,為了克服久離台灣的水土不服,也曾經使用過。例如說,我本來非常、非常討厭權威型老闆,尤其是那種誤用中國傳統美德的那種,於是就故意選了幾個超級權威的老闆,挑戰自己的極限,例如說曾經有任老闆直接在男廁前面對我開罵,說我沒有監督好掃廁所的。經過這樣如同當兵般的訓練之後,發現自己後來已經能夠以打不死蟑螂的精神來面對各種糟糕的情況。或者是,我也做過幾次瘋狂的捷運搭訕,訓練自己敢對陌生人講話。或者在開放式的讀書會或大型研討會上起身發言,或在會後跟重要人物聊天攀關係等。反正我相信,能讓自己臉皮厚一點,人生經驗也應該會跟著豐富一點吧。

喔,還有一件事情就是,克服分手後想聯繫對方的衝動等,這個部分算是練習了N久,才抓到控制自己情緒的方法。重點在於,要將所有習慣的行為呢,分成許多的小步驟,然後從這些小步驟去慢慢改善。例如說假如分手後每天起床看到電話,就會有種想要打的念頭時,不要壓迫自己不、要、打,因為那樣你反而會更、想、打。相反的,你要輕輕的拿起那支電話,然後撥給另外一個人,例如花旗銀行的服務人員,然後跟他鬼扯淡,這樣持續七天。然後接下來七天,拿起電話、放下,然後去做一件你愛的事情,例如吃美而美早餐。再持續七天,一直到你一起床根本沒想到要拿起電話就直接去吃早餐為止。(以上只是舉例而已,請自行發揮囉!)

OK,回到REBT,這個學派認為,大部分的我們內化了一些容易導致我們自我挫敗的非理性想法:

--我必須得到生命中所有重要人物的愛與讚賞。
--我必須完美地執行重要的任務。
--因為我非常希望別人體貼和公平的對待我,所以他們一定得這樣做。
--如果我得不到我所要的,那就會很糟糕,會使我無法忍受。
--逃避面對生命的困難與責任,比起接受更多自我成長的訓練來的容易多了。

REBT的理論和實務核心,是人格的A-B-C理論,也就是A(促發事件)-B(信念)-C(情緒和行為結果)。治療方法就是用D(駁斥處理)-E(效果)-F(新的感覺)。其中D(駁斥處理)又包含三個成分:偵測(detecting)、辯論(debating)與分辨(discriminating)。也就是當事人要學習如何偵測出他們不合理的信念,然後學習跟這些功能障礙的信念辯論,而產生新行為,最後並且要學會分辨非理性的和理性的信念。

在整理過程中我發現,認知類的治療法對於邏輯相當重視,在REBT中治療師要指出非理性思考的謬誤之處,幫助當事人去用實證基礎的理性觀念,取代原來的觀念。治療師對當事人的態度是完全的接納,但是不放任,例如說對於情感轉移的現象,REBT治療師會面質,讓當事人放棄此非理性信念。

我覺得很多TV Life Show也許某種程度上都可以說是認知治療,例如像酷男的異想世界那五個出任務幫忙把異性戀男的家居、衣著、感情、美食、髮型等都整個重新打造過的過程,就是讓主角能從認知開始(五個同性戀男會先以各種方式或戲謔或嚴肅的教育方式教導主角),然後造成情緒和行為結果的改變,然後維持久了之後就會產生比較持久的新感覺,再次造成新的正面循環。雖然也許有人會說,這個節目很資本,但真的還是要不禁要說,資本主義竟能對人類行為產生這麼大的影響力,那假如拿來好好用,也許可以幫助很多人咧。

REBT有一些有趣的技巧,剛好在Youtube上面有個影片,有興趣可以進去看,大教授犧牲色相大唱REBT之歌,哇哈哈。

Tuesday, January 29, 2008

妹妹與狗


妹妹的御前狗,那隻跟著她跑過來跑過去傻傻的瓜仔,因為荷蘭氣溫太低所以徹徹底底換了一層毛。牛牽到北京還是牛,瓜仔遷到異鄉,依舊不改愛吃個性!瞧他盯著食物的認真模樣。



妹妹男友弟弟女友的狗,這是狗嗎?簡直像是一匹馬!

Sunday, January 27, 2008

三十歲後的女人

最近在看劉黎兒的女人30後,以及大不婚,覺得她把男女之間那種複雜的關係和微妙心態寫得真是恰到好處。而且好像所有的男女關係都可以在他的書裡面找到,真是了不起呢。

滿同意作者說的,三十歲後,才是女人真正開始懂得自己要甚麼的年紀,身體也開始長的豐潤了,甚麼事情也差不多經歷過那麼一點了,所以知道自己究竟要甚麼,而三十歲之前呢,只能說還在含苞待放的嘗試階段吧。

上個星期走過市場,看見許多女人的身影,不知道為什麼突然覺得非常感動,這些低社經地位的女人,雖然不如辦公室的女人們懂得彩妝,但是更顯得質樸可愛,堆在她們臉上的笑容,就是那樣的自然。他們的身材可能不比名模,但透出一種成熟的風韻,讓我忍不住一看再看。

我想,無論是幾歲,都要讓自己過得好,這樣即使到了四十歲、五十歲、六十歲,都會開開心心的,就不枉生為女人了。照片是之前的室友,加拿大籍的Chris所拍的台灣女人與Gucci。

Saturday, January 26, 2008

情感轉移的讀書筆記

今天讀到了情感轉移的部分,這個部份是我一直感到非常有興趣的。所謂的情感轉移指的是存在於人與客體之間的各種想法和情緒。這些想法和情緒大部分是察覺不到的,是一種潛意識的作用,受到早年生活經驗的影響,個人會不自覺的把早年與父母互動下的各種感覺、想法、情緒等,表現在周遭的人身上,這就是情感轉移的現象。

例如說,你可能會說不上來的討厭或喜歡一個人。也就是說,你現在當下的行為反應,有可能是在呼喚一個未竟的、未克服的、未整合好的過去經驗。

情感轉移又分成四類:依賴、權力、性和討好,各有不同的表現。

情感轉移不見得是不好的現象,有時候可說明治療關係已經建立,個案覺得可以自在地表達自己的情緒、感覺和慾望。因此諮商師要做的是去協助當事人了解喜歡或討厭諮商師的原因,而不是責備其態度不當,而且不能假裝沒有這回事情,因為情感轉移不會憑空消失,反而會在潛意識裡更影響個案。

情感轉移會使的人在人際關係上失去分際(boundary),個案會把自己的問題錯認為是別人的問題,或把別人的問題當作自己的問題。因此個案和重要他人的關係很不容易有明顯的界線,有很多的自我防衛,以至於背離了自己的情緒,對人際關係的不穩定與惡化,變得茫然無知而感到痛苦,或造成他人的痛苦。

情感轉移是個案跟這個世界溝通的一種方式,隨時隨地驅使個案的行為,並且扭曲對現象真實的認識。情感轉移越多的人,莫名的情緒就越多,在自我了解上產生抗阻(resistance),對自我認識的探索越難,也越少。不過,假使能夠以冷靜、客觀、沉著的態度來引導個案,處理個案強烈的情緒反應,則個案也可以比較了解自己內心深處潛意識的慾望和幻想,是如何影響當下的生活適應和人際關係。

增加情感轉移的方法如下(曾經看過有人把妹的時候用,好像也很有效):

1.鼓勵自由聯想-讓個案能夠想到甚麼就說甚麼,當他能夠做到自由自在的討論內心的世界時,比較容易流露真情和慾望,所提供的材料也會越真實,與治療師的互動也會比較深。

2.保持中性的態度-治療師要能夠做到像是一面鏡子或螢幕,容許個案將其內心世界投射在鏡子或螢幕上面,而保持中性的態度,有助於個案不會顧忌被評價,而能自然的把想法和感覺說出來、做出來。

3.增加晤談的頻率-治療師可根據情感轉移的狀況調整晤談的頻率,例如說個案若每次都有講不完的生活事件,可將每周一次的晤談調高為兩次,這樣就可以因為沒有太多生活事件可談,而使得個案被迫轉談內心事件。

4.鼓勵個案探索與治療師的關係經驗-幫助個案了解自己是如何與他人互動,這樣子對個案與其他人的關係也會有幫助。

如何處理情感轉移?

1.以提醒和關心的口吻提醒個案,是否覺察到已經背離基本架構或治療關係的界線。

2.不要立即滿足個案的慾望,讓個案有機會覺察自己內在慾望及其不適當的表達方式。

3.滿足個案慾望之前要先處理和探索個案的潛意識慾望,包括探討其要求或背後的動機和可能的意義,以及有沒有更適當的方式,來滿足其慾望。

4.處理治療關係優先於問題內容,也就是先處理發生在治療室裡所上演的人際互動過程,而非談話內容。

嗯,我是乖小孩,今天有讀書喔!呵呵。我覺得情感轉移會不會就是佛教裡面說的因緣,這樣來說的話,我們若要破解我們之前所種下的因,對自己要有一番徹底的了解才行。若能時時觀照自己在當下所產生的各種情緒、慾念、想法等,就比較能避免變成一個情緒經常受到過去影響,而被無意識操縱的機器人吧。

Tuesday, January 22, 2008

存在主義取向

存在主義的東西真的很難去使用,可以說是一種思考的方式、一種生活的哲學。在心理諮商的使用上面,也沒有發展出一套技術,因為存在主義對於治療的假設是,幫助個案去了解,身為一個人的意義是什麼?這個取向源自於幫助人們解決一些當代生活中的兩難困境,例如說孤立、疏離、無意義感等。存在主義取向裡的三個重要關鍵人物:

1.Victor Frankl:曾經是Freud的學生,後來受到存在主義哲學家著作如尼采的影響,他將自己的理論和心理治療的實踐基礎,建立在自由、責任、意義以及價值的追尋上面,反對Freud的決定論。他發展了意義治療法(logotherapy),認為現代仁雖然擁有生活的能力,但是缺乏為何而活的意義。治療過程的目標訂在激勵當事人透過生活中的事件,像是掙扎、工作與愛,來找到意義和目的。

2.Rollo May:從歐洲將存在主義引介至美國。認為存在需要勇氣,我們的選擇會決定我們成為什麼樣的人。在我們的內在一直存在著掙扎,雖然我們想要透過成熟與獨立來達到成長,但是我們了解自我發展經常是個痛苦的歷程,因此我們經常掙扎在依賴的安全感,以及成長的喜悅與痛苦之間。因此他將治療目標放在;幫助人們探索生活的意義,並且應該把焦點放在對存在問題(性、親密)的關注而非單純的問題解決上面。

3.Yalom:治療焦點放在四個人類的終極關懷:死亡、自由、存在的孤獨,以及無意義。「人常常與別人和自己的某些部分分離,可是這些分裂的背後有一種更基本、和存在有關的孤獨-即使和別人有最愉快的互動,即使有圓滿的自我認識和整合,仍然存留的孤獨。存在孤獨是指自己和任何其他生命之間無法跨越的鴻溝,也是指一種更基本的孤獨-人與世界的分離。」

我覺得,存在主義所接觸到的問題,都是非常直接的人生大問題,好處是直接處理到最核心的議題,壞處則是,對於大多數的我們來說,若整天都在想這些問題,可能很難存活下去。但是我從這個學派受益很多,例如說,對於人性多了一些了解,因此可以理解到,當我們在處理一些人生議題、做抉擇時,所牽涉到比較深遠的問題,而不只是表面現象。但是我可能也得學習著,在某些事情上面,就停留在表面現象吧!

Monday, January 21, 2008

記憶中殘留的片段

今天在整理電子照片檔時,發現這張在外公外婆家拍的照片,也許是我們小時候貼的,也許是小表妹貼的,不知道,但是卻讓我想了很久,然後就拍了下來。喜歡這樣的感覺,像是歷史的見證一樣的拍下殘留著記憶的事物。這些小小的尪仔標,其實都是載滿了小小女生們心中的夢想,希望自己長大後,能夠變成漂亮的公主。

如果你翻到前面的文章去看,我在之前情書那篇中,放了張照片,是那時候在B家餐桌上的一個大杯子。這個杯子也讓我想了好久:首先是潔癖癮馬上犯上來,心裡馬上想著要怎麼樣把這個天仁茗茶粉溶解掉,然後轉頭看見B喝完茶後一臉滿足的笑容也就釋懷。後來這個茶粉竟然成為我一個特殊的記憶,一個"哇,我真的很想寵壞這個大小孩耶"的那種特殊感覺的回憶。

後來,自己也買了茶粉來喝之後,才知道這茶粉好像本來就很難溶解。而且茶粉有種苦澀的味道,若沒有糖的輔佐,實在難以下嚥呢,

但是,也不知道為了什麼,就慢慢的迷上了綠茶類的飲料,在苦澀的味覺裡面,似乎又有種說不出的甘美。

存在主義治療法讀書小記

記得之前在舊金山學諮商的時候,帶實習課的老師很喜歡存在主義,開口閉口就是Yalom Yalom的,也曾經帶我們到舊金山一個寫過存在主義書籍的治療師的家,去聽他講課。說實話內容講的是什麼我全忘了,只記得那個木造的屋子,壁爐上吊了一個掛鐘,感覺上就像是從裡面會飛出一隻蝙蝠的感覺,治療師像是大法師一樣的喃喃自語著我聽不懂的咒語(因此我對存在主義的模糊印象就是,玄之又玄啊)。

存在主義的東西很哲學抽象,因此念起來有點枯燥,因此我建議念兩個東西:中文-余德慧,以及英文-Steve Shaps。這兩位治療師都曾經經歷過陪伴臨終者的經驗,並且從中激發出許多對死亡的想法。

最近幾個心理學派的東西一面讀,一面就好感動,因為也一面想通了很多的事情。尤其在看很多案例故事的時後,最有感觸,幾乎很多書裡面提到的例子,自己或多或少都有碰到過。知道嗎,其實人在某種程度上是無可救藥的類似的。而唯一能改變的方式,不是什麼仙丹妙藥,而是就在當下,與自己的情緒共處,就是這樣,很簡單,但是又超級難。要再次感謝老天賜給我這多年的工作,以及認識的朋友,讓我學到很多功課,真的很多。覺得自己的品質跟從前不太一樣了,尤其是對自己的認識和理解真的是不同了,會繼續努力的,加油。

Saturday, January 19, 2008

我和我的極簡主義檯燈,一同閱讀不甚極簡的阿德勒

今天讀阿德勒,剛好因為辦了誠品卡所以換了個簡約主義名燈,是個豆燈(石英鹵素燈)頂省電的,又彎彎的弧度,加上圓圓的燈泡像是一顆小小的月亮掛在面前,很有設計感。在這個極簡的氣氛下,要讀不太極簡的阿德勒還真是有趣的對比。

阿德勒的理論形成,我想是以與佛洛伊德背道而馳的方向去進行的。以這樣的方向去想,就很好記憶,例如說,佛洛伊德是以生理面做理論的基礎,阿德勒則是以社會心理學。佛洛伊德強調因果關係,阿德勒則講求目的論(即使有時候會以因果方式分析個案,也還都是要放在大環境裡面去看)。佛洛伊德是還原主義的,也就是個體被分為彼此不相容的部份,例如本我-自我-超我、意識與潛意識等,而阿德勒則是整體論,個體是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而且所有的部分都為整個個體效力。佛洛伊德以建立人類心理合諧為治療目標,阿德勒則以個體的擴張、自我實現與社會興趣的促進為主。佛洛伊德相信人基本上是壞的,阿德勒則拒絕二分法,認為人是有創意、有選擇的,所謂好壞依賴案主對於生活型態以及對於立即情境與其後果的評價而定。在佛洛依德的看法裡面,人是本能生命與文明的受害者,阿德勒則認為人可以塑造內在與外在的環境,雖然不能選擇發生在他們身上的事情,可以選擇用來面對生命刺激的姿態。佛洛伊德不像阿德勒強調兒童、家庭組成,以及與社會上其他人合作。

阿德勒的人格理論是以生活型態為其核心概念,這是指個體所持關乎自我及世界觀的一個主觀確信系統。從這些或其他確信中衍生出運作方法與目標,當事人使用生活型態做為其探索、理解、事先判斷、預測與控制環境的。因為無法在真空中了解個體,唯有在他的社會環境中才能做到,因此為了全然暸解個體的目的,了解個體與其生命任務之互動是不可或缺的。因此持全人主義的阿德勒人士會問:個體如何使用遺傳與環境,而非遺傳與環境如何塑造個體。

心理病理的個體,是一個氣餒的人,這樣的人在面對生命任務上,不是從未發展出來,不然就是喪失了他們的勇氣,因此他們悲觀的期待,製造了一些安排,逃避、藉口、枝節問題、症狀,來保護他們的自尊,或是讓他們可以安全免於責罰。因為人們的困難大部分是從錯誤知覺、學習、價值與目標中導致氣餒,因此治療中包含了教育或再教育的努力。治療焦點是鼓勵案主學習對自己有信心、去信任和愛。終極的心理治療理想目標,則是去釋放人們的社會興趣,使得他們可以成為創造更好社會的人類同胞。

"個人心理學可以成為好的宗教,如果你不幸沒有其他宗教的話",阿德勒的學說影響了後世許多心理學家,如Rollo May,Victor Frankl,Abraham Maslow,Albert Ellis。並且他的學說跟同時代後佛洛伊德的學者們,如Karen Horney,Harry Stack Sullivan,和Erick Fromm的見解有許多相似之處。

Friday, January 18, 2008

難忘的婚禮


上個月去參加小青青跟Charles的婚禮,跟新娘和新娘爸爸敬酒的照片。那天真是難忘。

Wednesday, January 16, 2008

心想事成的秘密 The Law of Attraction


(妹妹在荷蘭新家的可愛模樣)

朋友燒給我這部勵志片,覺得滿值得一看的,我自己還滿相信精神力量可以讓你到達你想要的境界,尤其是正面思考的能力,可以讓人在生活中無往不利。可是這個正面的能量必須依靠視覺化的技巧,也就是除了感謝你所擁有的、相信你會得到你所得到的之外,你還必須要在腦中先去模擬得到之後的感受,來帶動你的行為,如此宇宙的法則就會應許你所想擁有的東西。

仔細想起來,在我自己的生命中,其實不斷出現這類的應許,一而再、再而三。而且我相信接下來神也會給我我想要的,我只需要真心盼望,並且努力朝想要的方向前進。而且我希望身邊的人都很幸福,當我看見身邊的朋友正在為工作或關係而努力時,常常會覺得很感動,因為這將成為他生命中的學習。而我們應該要為身旁的人的成功高興,因為我們會從合作當中獲益,而得到更多物質上及精神上的豐富。

單純的心靈可以帶來更大的力量,並且招來美好的人事物,這是秘密這部片的大意,喜歡通俗心理學的朋友們不妨一看。若你相信這樣的理念,可以買方智的吸引力法則-心想事成的黃金三步驟來做練習。圓神的網站上有練習用的單子

Sunday, January 13, 2008

情書:想念,舊金山。

最近一直在忙著辦諮商師考試的証件,因此不斷地跟舊金山的朋友有聯繫。然後發現自己真的好想念舊金山喔。真的就是想念。但飄過腦海,跟舊金山合起來的溫暖畫面,竟然是B家的三隻大貓,那三隻會扮演Blue Man Show的貓咪,還有咿咿呀呀的木頭地板。真是如同夏卡爾夢境般怪異的組合啊,卻讓我心裡頭又酸又甜又溫暖。

冬季的雪讓整個芝加哥好安靜,雪、鋼琴、還有在暖呼呼睡床上的你,讓我一親再親的大男孩模樣的你。

超愛你的,這是一種莫名奇妙的感覺,走過師大前面的公園,都會想到初初約會時,你將頭放在我的腿上的天真模樣。很想念你那時候依戀的眼神,真的。

所以舊金山寧靜美好的日子,並沒有如我之前預想的那樣,繼續下去,回到了台北,這個混亂的城市裡面,繼續打著無聊的仗、玩著無意義的遊戲。但是我竟然在你身上,找到了一種混亂中仍然能夠無限寧靜的特質,於是就這麼心甘情願的,被牽引著。好傻,不是嗎。

於是我認真的愛著、愛著,愛上的這種感覺,即使你經常不在身旁。我想我一定要加油努力,讓自己的心境能夠維持在這樣的水平,就像是舊金山給我的感覺一樣,就像是你給我的感覺一樣。

Friday, January 11, 2008

自卑與超越 What Life Should Mean to You

這幾天在看阿德勒的自卑與超越,講到自卑感與優越感的問題,說到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為我們都發現我們自己所處的地位是我們想要改進的,如果我們能夠一直保持我們的勇氣,我們便能以直接、實際而完美的唯一方法--改進環境,來使我們脫離掉這種感覺。

沒有人能夠長期忍受自卑之感,人一定會採取某種行動,來解除自己的緊張狀態。假如一個人不再認為腳踏實地的努力可以使他改進自己的情境,那麼他仍會努力設法去設法擺脫,他的目標是凌駕於困難之上,因此會演變成用一種優越感來自我陶醉,或者麻痺自己。

然後他又說這個優越感在生活中會以各種病徵的方式出現,包括對於地位的追求等等。阿德勒認為,只要是人,都會有想要克服自卑、努力向上的想法,但是若此人缺乏社會感,無法相信從跟其他人合作的過程裡面得到重新肯定自己的力量,就無法真正的擺脫自卑情結。

這禮拜我連續聽到兩個人對我的評語是:完美主義者,對自己要求太高。這讓我想到自己一直以來在工作以及人際上的焦慮感,是該有個結束的時候了。我想,假如一直陷在一種自卑與超越的循環裡面,受苦的不只是自己,還有身邊所愛的人。所以從現在開始,我要慢慢的放下這個虛幻的枷鎖,真正的去接受自己,做自己能做的,不驚慌。

附圖是最近買的一幅米羅的畫,這幅畫給我的感覺是,溫暖的能量。剛好聽見電視上許添盛醫師在講,如何調整自己的感覺基調,藉由這幅圖,剛好讓我對於心中所嚮往的那種感覺,有了個具象的表達。我要將這股鮮紅色的能量,放在我的lower back,希望因為長時間坐辦公室,加上緊張和經痛而造成的下背彎曲,還有脊椎側彎,可以慢慢的好起來。想像這股能量,充滿我的海底輪,為我帶來寧靜和安定的感覺。

海底輪象徵的是性以及生存,跟母親關係不是很好的我,在這裡累積非常多的焦慮和不悅,每次一做關於下背的動作,就洶湧而出。因此我需要透過長時間的釋放,來處理這些負面的情緒,如此一來,生命的品質也才有可能漸漸改變,也才能好好的跟權威性的長輩女性好好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