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September 29, 2007

訪談與最近讀的書

計畫快結案了,在結案之前要訪問近二十位的診所醫師、衛生局行政長官和學者專家們。最近為了準備這些訪問,真的是忙翻了,可是想到快要結案也很高興。今天晚上訪了一個診所,聽診所醫師講他的故事,心裡面突然莫名感動了起來。樸實的小診所裡面,正在進行一個網路資料庫建置的大計畫,還有一個充做衛教的小教室,真的是顛覆我從前對台灣診所的想像。在基層醫療這一塊工作的這一年,我最大的感想就是,台灣的醫療體系,雖然制度上還有需要調整之處,但是其實醫療品質和人員素質和世界各國比較,算是很不錯的。

很喜歡訪談,當然不是每次訪談都很有趣,但是如果認真聽,的確是聽到不同的想法和意見,也讓自己對這個社會有更多一些的理解。另外的一層收穫,是自己對於跟陌生人說話的恐懼,在訪談過程中,可以得到訓練而減輕,自己也更加沉穩有自信。

這一陣子手上的書是愛在大腦深處,究竟出版。很好看的一本書,由三個美國醫學院教授所寫,英文名字叫做A General Theory of Love,最主要的理論就是在講呢,人腦中的邊緣系統,就是人學習愛的區域,早期會在此形成一套模式,因此後來會吸引自己的伴侶,都會擁有差不多的特質。而心理治療的過程,基本上就是邊緣系統互相影響的過程,所以心理師特別需要一套穩定的感情觀,才能帶給病人好的影響。另外,如果愛上一個人,其實是一種相互的生理影響,邊緣系統調節機制會讓愛侶得以調和彼此的感情、神經生理狀態、荷爾蒙分泌、免疫功能、睡眠節奏,以及穩定程度。所以若一人出去旅行,另外一個人可能會失眠、月經失調、輕易罹患感冒等。也就是一人的神經活動有一部份必須仰賴對方的大腦才能運作。愛侶對彼此的個性有關鍵的影響力,並且會對彼此的神經網路造成神經結構的改變。不過,書中也同時說到,若要改變一個人的邊緣系統,也就是愛的模式,大概需要三到五年的時間。這也是為什麼心理治療是一件費時又昂貴的事情。

看了這本書後,一直在思考,我的邊緣系統,到底吸引了什麼樣的人在我身邊,帶來了什麼好處和障礙。若我決定要改變,在這三到五年之間,需要做些什麼事情。覺得在美國的那三年,我的邊緣系統因為前男友的正面影響,的確有變化。接下來的三年,在摸索中跌跌撞撞,反反覆覆,好像有比較成熟有耐心一些,但真的滿辛苦的。下一個三年,其實我真的很希望能夠讓自己達到一種身心靈的平靜狀態,並能夠感受的深沉的愛的能量。神,祝福我吧。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