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個網友問到關於孤獨的問題,所以也連帶讓我想到自己對這個問題一直以來的好奇,所以就在網路上找到了這篇簡短的文章。此篇文章是在講一般人會面對到的三種孤獨,第一種是心理上的(psychological),第二種是存在性的(extential),第三種則是靈性上面的(spiritual)。這三種孤獨跟人類所有的情緒一樣,是沒辦法分得一清二楚的,但是大致上第一種是類似那種處理小時候的創傷,所造成無法跟人連結的那種孤獨;第二種則是一種跟高層自我對話之後的那種對於人類終極孤單的一種理解,真實面對死亡,並且對自己的選擇負起責任的一種孤獨感;第三種則是一種靈魂層次上的知覺,就是自己究竟是不是感覺到自己是地球的一份子,而接受上天指派的獨特任務有可能是孤獨的,但這是一種了然於胸的孤獨感,因為你知道有其他生命陪伴著你,在這個階段也會渴望更深層的連結。
所以諮商師在與個案聊這三種孤獨的時候,就有三種不同的方式:
一、心理上的孤獨:直接提到次人格中所需要的愛與陪伴,並且去滿足這個孩童式的需要,讓個案能因此成長。
二、存在性的孤獨:這個層次裡面,因為靈性正在發展,因此最好是甚麼都不做,就是去陪伴個案甚至諮商師自己的存在,就是在、那、裏,就已經足夠,純然接受而不改變。
三、靈性上的孤獨:作者提到兩個作法,一個是與個案探討信仰與未知,在討論過程中就能逐漸體會孤獨和連結之間的吊詭(這實在是太吊詭了我看不太懂,有人有實例嗎?)。第二種方式是跟個案討論怎麼樣在這個世界上更完整而深度地表達自己的靈性,並且瞭解沒有人可以抹滅這份靈性,因為它是創造、愛、歡樂的來源,是跟這世界更深層連結。
所以當你感覺孤獨的時候,不管是哪一種孤獨,都勇敢地去面對它吧。面對的過程,就是與自己連結的一個過程。當我們學會怎麼樣與孤獨共處的時候,就會進入一種更深的連結,並且為生命帶來新的意義。這一陣子的失業跟裁員潮,看到新聞裡面沸沸揚揚地在報導著,心裡面想著大家的壓力一定又增添不少。其實這樣的時刻,也許正是心靈休息的最好時刻,去面對自己負面難受的情緒也是一種成長,面對真實的、孤獨的自己,不見得是一件壞事情。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