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g6lkH-z67oJCGcoIpuFZop0sNAhvFIzcGXBbu3AI0dNDak16M3xLICWLhEk9zrcF5Y-Sg8QsveDzko75gyvf_Xp0lQKbN72jfNdvhF-vJW51_E3xbHm1N65YTm9pVRL65QytC_Mw/s200/Image051.jpg)
這天是老闆要上台報告的日子,雖然不是我要去報告,但心裡面還是替老闆興奮緊張了起來。
早上聽了場創傷:對發展和腦功能的影響。然後是一個滿有名的國治療師Nancy McWilliams講精神分析學派的理論、實踐和研究貢獻。接著跑去見了MU的老師Puncky Paul Heppner,他講的主題是怎麼樣用研究Problem Solving的方法,來指導個案更能解決生活上的問題。有趣的是他研究的一部分是學生在台灣collect data,因此研究中的文化因素也被特別拿出來討論。
中午吃飯時見到了家族治療大師,老闆的老闆李維榕,她是結構學派唯一的華人嫡傳弟子,曾經跟Minuchin一起寫過書,在港台兩地非常積極地進行家族治療的相關訓練。
下午去報告之前聽了場台灣地區的中國文化和心理治療經驗,由幾位精神科醫師講台灣的心理治療,然後就去協助老闆報告。在這個場子中有位瑞典的Thomas Ohlsson,在台灣推動TA溝通分析,後來由他擔任主持人,感覺非常親切。場子後來人不多,但是討論還滿熱烈的。
老闆講的是瓊瑤的浪漫小說對於台灣夫妻關係的影響,也就是文化分析在臨床上的應用。在瓊瑤小說文本探討上很容易得到共鳴,但是分析起來並不是那麼容易,尤其是怎麼樣運用到個案上的部分,沒有一些臨床經驗可能無法更深入去了解吧。我自己一面幫忙整理PPT檔,一面還是覺得自己要學的東西還很多,不過還是要一步一步紮實地去學習,不要急才行。
結束後遇到了華人心理治療研究學會的一群人,並且因此認識一個哈佛台灣博士生,問了問很巧地他的老師竟然是之前來過台灣的Arthur Kleinman,於是就跟他八卦了一下Kleinman的為人和老婆等,覺得滿有趣的這個人,還滿聰明的。
這裡有一篇世界心理大會的新聞。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