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October 28, 2007

心理治療是有錢人的玩具


照片是上上星期跑到師大聽一個父母和榮格是舊識的榮格心理學派分析師的教授講述榮格的故事,跟我今天講的主題無關。

週六跑去一場精神分析的研討會,非常好的場地,可口的點心,來的聽眾卻只有小貓兩三隻。原因是這場演討會的收費實在太高,兩天就要台幣六千元,我都還是借了學生證去繳了兩千元卻還是覺得好貴。對於演講我沒有什麼好抱怨,英國來的分析師,真的把case分析得相當好、相當完整,但是席間大家開始問一些貴族式的問題,例如說有人到紐約碰到大師某某某講了什麼話之類的,不然就是空泛地盛讚主講者case分析得很好問問題卻不知所云。我真的覺得頂有趣的,這麼大的場地,坐不到三分之一滿,主辦單位不知道在想什麼,是希望越少人來越好嗎,然後把精神分析這門屬於貴族的知識限制在這僅有的一些精神分析師族群裡面?可是這兩天明明就是對外開放的演講啊。

我自己也有非常矛盾的情緒,聽著分析師講述著個案,心裡非常佩服並且贊同這樣的分析手法,甚至在面對頑抗型憂鬱症患者的時候,怎麼樣陪伴、建立關係,但又不被整個suck in*註。另外一方面,我卻又無法全然認同治療師權威的角色,我覺得somehow他們(並非全部)是既得利益者,是有能力操縱知識愚弄無辜老百姓卻又不見得有能力反省的傢伙。這是為什麼還是要學會思考而非只是聽演講而已。

看來我的人生是到了一個思想的文藝復興期。而關於身份地位的心理掙扎大概也需要個幾十年才能解決吧。

註:理論上,患者必須要和治療師建立起如同過去創傷般的關係之後,從那個地方開始復原,但是這非常困難,因為這些關係本來就是很不健全的,所以重現之後,必然會造成治療師本身的一些困擾。因此,治療師如何用他自己的詮釋去帶領個案看到這件事情的不同角度,得要看他的功力如何了。

No comments: